國與國之間沒有永久的朋友,只有永恒的利益。”這句話同樣適用于競爭激烈的全球油氣市場。如今,美、沙、俄三國已形成勢均力敵之勢,原油產量處于伯仲之間,其明爭暗斗猶如國內熱播的“宮廷劇”。同時,油價何時能返,如何能返成為當前業內最為關心的問題。
盤子與蛋糕之爭
日前,歐佩克組織宣布不減產消息后,原油市場隨即下跌,WTI 指數跌破了 37 美元,刷新了七年來的新低。由于經濟增長勢頭的放緩,全球油氣市場也遭牽連,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中國。全球油氣需求與全球油氣產量的不平衡最終演變成“盤子與蛋糕”不協調的尷尬,更糟糕的是“蛋糕”還在不斷擴大。 與以往不同,2015 年歐佩克部長 級會議并未提及產量上限問題,這意味 著歐佩克成員國可根據本國能力隨意 生產,對油氣市場形成新的沖擊。
最新的歐佩克部長級會議也表明將 維持現階段的產能,產量限額問題將 在 2016 年的歐佩克會議進行討論。據 歐佩克內部月度報告顯示,2015年 11 月歐佩克原油總產量比 2016 年原油需求的預估值還高出 90 萬桶 / 天。對此,業內專家表示,全球油氣市場的爭奪戰才剛剛打響。
沖出重圍的產油黑馬
美、沙、俄在全球油氣市場上博弈的同時,歐佩克的第二大產油國伊朗正努力突破重圍,重拾產油大國之位。近期,隨著伊朗經濟制裁的逐漸解禁和伊拉克國內局勢的不斷好轉,這兩個昔日歐佩克產油大國提高產量只是時間的問題。日前,伊朗石油部聯合國石油公司召開招商會議推出了52項石油、天然氣及石化投資計劃,以吸引全球的石油企業,預示著伊朗發出了增產的信號。為此,伊朗石油部長贊加內公開向媒體表示,“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地提高我們的石油產量,以確保我們的市場份額。”業內相關專家表示,伊朗勢必會擴大產量,奪回其原有的市場份額,有望成為全球產油大國中的黑馬。
油價回升的根本在市場
針對油價如何回歸,何時回歸的問題,陳衛東解釋道,“全球油氣市場供給的平衡是油價回穩的關鍵,現階段只能通過減產實現,而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美國、俄羅斯和沙特。遺憾的是目前三國政府都曾公開表態,2016 年不減產或有新的增產勢頭,這將導致油價會較長時間低價位徘徊。”沙特希望美俄減產,而美國希望俄羅斯破產,并讓沙特像以前一樣充當減產“排頭兵”,幾方各不相讓,暗中抗衡。不僅如此,今天的歐佩克在國際油價的話語權已被美國和俄羅斯削弱。 |